首页

医疗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5 17:47:58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79070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太行山区学生走进“气候行动最前线”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乐清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的美誉,位居“三山五岳”之列。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2005年2月,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共话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在应对亲戚的指点、说教和催问之时,采取“已读乱回”的方式来应对。已读乱回是一个网络用语,它起源于聊天软件中的离谱或胡乱的回复,用戏谑或荒谬的方式,增加趣味性或表达轻松、幽默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在和亲朋甚至上级的交流中,面对对方的“审问式”谈话,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来应对。“牛头不对马嘴”让话语不在一个频道,使对方无法更好的借题发挥。相反,由于年轻人把话语引导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相当于掌控了话语的主动权。

“流量”如何变“留量”,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训二期结业

“训练中,机组人员不仅要时刻掌握周围环境和目标海域情况,还要进行分析研判、精准定位,并与舰艇保持通联,实现信息共享。”据该部领导介绍,此次训练,他们临机设置遭“敌”跟踪监视、电磁干扰、多批次多目标识别等复杂情况,旨在检验部队应急反应和舰机协同配合能力,提升反潜作战水平。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向受到表彰的模范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从事退役军人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

国内矿藏价值万亿,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

听完都江堰的介绍,来自美国的15岁华裔青少年黄飞虎感叹道:“2000多年前修的水利工程居然至今还能使用,很震撼。当时修建肯定很不容易。”黄飞虎告诉记者,自己的舅妈是四川人,因此对四川一直充满向往。“之前我去过北京,四川的风景很不一样,文化面貌也有所不同,很新鲜,这次来四川很值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